智慧小区弱电安防系统综合服务商

弱电系统知识汇编

 总体认知--弱电系统划分
   建设部建筑管理司 对智能化系统的分类
   1.计算机管理 2.楼宇设备自控  3.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  4.智能卡系统  5.通讯系统  6.卫星及共用电视 7.车库管理系统   8.综合布线系统    9.计算机网络系统  10.广播系统    11.会议系统   12.视频点播系统  13.智能化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 14.可视会议系统  15.大屏幕显示系统   16.智能灯光、音响控制系统  17.火灾报警系统    18.机房工程  19.UPS变配电   20.手机信号放大   21.本地无线通讯    22.桥架及管线施工    23.电子抄送系统



   图书馆弱电建设目标
   响应建设“两型”社会(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)的建设目标
   在具体设计中:
   应以建筑为平台与相关专用在设计上紧密配合,使用智能化系统在节约能源,有效控制,人性化管理方面充分发挥作用

配置各功能系统, 为读者、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合理、高效、舒适、便利的环境空间

适当考虑今后智能化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。

   设计依据及标准

1 《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》住建部、发改委 建标108-200
2 《智能建筑设计标准》GB/T50314-2000
3 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》JGJ/T16-92
4 《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GB50303-2002
5  《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》GB50174-93
6 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GB50045-95 2001年版
7 《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》GB/T50311-2000
8 《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》GB/T50312-2000
9 《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》GB50339-2003
10《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》GB50200-94
11《有线广播电视网改造指导意见》(广发技字[2003]705号)


   各子系统参考依据
   计算机网络部分设计根据信息产业部的推荐,参考目前业界主流技术。
综合布线部分设计布点参考建标,技术依据《建筑设计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(GB/T50311-2000) 》及国家保密规范设计 。
   多功能会议部分根据《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(JG GYJ125)》,按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一级标准来设计。
   机房建设部分按照《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》GB50174-93 考虑,并部分参考GBT50314-2000的规范。
其他部分结合当前先进的智能大厦弱电技术进行设计,着重考虑技术成熟性和可靠性,推荐国外高可靠性的产品和主流的技术。
   既有系统服务功能的设计,也有管理方面的功能设计。
   兼容性和可扩展性。

另外,
   八层少量接待室根据《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(GB/T14308-93)》,弱电部分按四星级标准设计,并参考某酒店管理公司的内部规范。


   弱电系统内容
一、综合布线系统
二、计算机网络系统
三、智能安防系统
四、设备自动化监控系统
五、管理一卡通系统
六、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
七、多功能会议系统
八、信息发布系统
九、电话程控交换机
十、微区域无线通信系统
十一、机房建设工程
十二、智能化集中管理系统


   子系统设计



   综合布线系统-点位考虑
   综合布线及有线电视点位设置原则如下:
   单人间办公室设1个内网点、1个外网点、1个电话、1个电视;
   多人间办公室按每工位设1个内网点和1个电话、每间办公室设1个外网点;
   服务台按2个内网点、1个电话点考虑;
   201电话在服务区设置;
   有网络地板的电子阅览区域设置地插;
   办公室和设备间每个门设1个(门禁);
   开放式阅读区用无线方式覆盖,电子阅读区用有线方式覆盖;
综合布线系统-实现功能
   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基础设施,是构成智能建筑高速公路和神经网络的基础。能否在现在或将来始终具备最先进的通讯和现代化楼宇管理水平,将取决于是否具有一套完整高质、符合国际标准的布线系统。

对于本系统,主要实现:
   1、提供图书馆内阅览者和工作人员宽带上网需求;
   2、提供图书馆内业务应用系统、内部办公网络、内部数据的线路基础;
   3、提供馆内部语音通讯的线路基础;
   4、提供馆内和市话网通讯的线路基础;及运营商公话内部线路基础;
   5、提供信息发布、管理一卡通、业务应用等系统的基础线路


   智能安防系统--需求分析
   区域智能CCTV监控
   主要通道
   园区周界
   关键出入
   实时捕捉、事后追查
   业务监控
   业务室全景监控及记录
   会议系统全景监控及记录
   安防系统
   周界防范
   关键点防范




   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-概述
   为了业务部门收集素材、整理归档相当电视节目,需要接收来自数字电视的中央和地方节目,也需要合法接收所有广电部门允许接收的境外节目。
   为了满足外籍阅者、留学生的境外新闻和视频需要,部门电子阅览区需要开通境外电视节目。
   综上所述,根据图书馆需求,应接收所有数字电视节目及境外节目。业务区可接收所有节目,涉外电子阅览区可接收境外节目,其它休息区、办公区、接待室可接收境内节目。
   根据图书馆卫星办证的便利性,本设计将接收亚6卫星所有境外节目。
   由楼顶或地面安装两个卫星天线,卫星机房可设于8F办公区;



   多功能会议系统
   多功能智能会议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,采用电子化、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会议设施以及形象化、多元化和多媒体化的展示手段,将各类数据和图像等信息以声图并茂的视觉和听觉效果,将信息传递给会议的出席者。
   系统通过大屏幕显示、数字会议、音视频设备、摄录设备、视频会议和会议扩声等系统的合理配置,将音视频系统、大屏幕投影、实物投影、灯光控制和摄像机等设备有机地集成,以满足现代化多功能会议的要求。

功能:会议发言、培训、方案讨论、学术报告、演讲、贵宾接待、会议影院、讨论及电子表决和远程视频会议等。
   包括:

集中控制系统、扩声系统
   会议发言、话筒拾音和音频处理系统
   大屏幕显示系统和视频切换输出系统
   会议讨论系统
   摄像、录像和信号记录系统
   计算机网络系统、灯光照明系统
   远程视频系统

   多功能会议系统-座报告厅
1、显示系统:舞台中央配置250‘的正投幕,两侧辅以120寸背投幕,舞台前场辅以三台42寸LCD三台
2、音频处理:音视频矩陈+DCN发言系统
3、扩声系统:按演出声压级设计,主音箱+返送+前场+后场辅助
4、视频会议:设舞台发言标准照会议摄像机、观众发言席会议摄像机、全场摄像机各一个
5、同传系统:按3+1通道设译员室,配红外辐射
6、灯光系统:舞台灯光按顶光、前场、背光、侧光、舞蹈灯光的要求设计
7、中控系统:通过彩色触摸屏的控制整个会议系统,实现会场灯光扩声的智能控制


   多功能会议系统-多功能厅
1、显示系统:舞台中央配置200‘以上的正投幕,两侧辅以120寸背投幕
2、音频处理:音视频矩陈+DCN发言系统
3、扩声系统:按演出声压级设计,主音箱+返送+前场+后场辅助
4、视频会议:设舞台发言标准照会议摄像机、观众发言席会议摄像机、全场摄像机各一个
5、灯光系统:舞台灯光按顶光、前场、背光、侧光、舞蹈灯光的要求设计
6、中控系统:通过彩色触摸屏的控制整个会议系统,实现会场灯光扩声的智能控制

   多功能会议系统--业务洽谈室
1、显示系统:中央配置46‘以上的平板屏展示企业形象
2、音频处理:数字AV管理中心+会议话筒
3、扩声系统:小功率扬声器
4、摄录系统:配置全景摄像机拍摄整个会场内的场景并录音
5、中控系统:通过彩色触摸屏的控制整个会议系统,实现会议室的智能控制


   多功能会议系统--馆务会议室
1、显示系统:配置2×2DID液晶大屏及桌面液晶屏
2、音频处理:采用会议讨论发言和电子表决系统,配置AV管理中心、周边设备和功放
3、扩声系统:小功率音箱或扬声器
4、摄录系统:配置全景摄像机拍摄整个会场内的场景并录音
6、中控系统:通过彩色触摸屏的控制整个会议系统,实现会议室的智能控制


   多功能会议系统--小会议室
1、显示系统:配置100”升降投影幕
2、音频处理:采用会议讨论发言系统,配置AV管理中心、周边设备和功放
3、扩声系统:小功率音箱或扬声器
4、摄录系统:配置全景摄像机拍摄整个会场内的场景并录音
5、中控系统:通过彩色触摸屏的控制整个会议系统,实现会议室的智能控制
6、视频会议系统:配置视频会议摄像机及摄录机可进行远程视频会议及录像


   信息发布系统
   交互式多媒体编辑与显示系统
   功能特性
   兼容主流的多媒体格式
   支持海量多媒体内容(如:2G卫星图片)
   高速浏览能力
   可定制为模板,形成不同行业及应用领域的多媒体解决方案
   方便的缩放和拖动功能
   实时和非实时的信息浏览,支持多路流媒体

   手写系统
   支持在任何应用程序上书写,包括视频文件上书写
   支持多“快照”操作,把手写及屏幕的内容存储后,可以再另存为图片、邮件或PPT等,快速与其他人员分享;
   可以对屏幕内容进行拖动、放大、缩小等操作。


    世界时钟系统
     --可代替原来的普通挂钟
     --可动态翻页,循环显示世界各地的时间及图片,各种图片和时钟样式可自行定制


     机房工程-概述
   本馆机房工程包括两个机房,6层信息中心机房和1层消防控制中心。
   信息中心机房是整个信息系统核心设备的存放、保管和运行核心空间,其建设对于设备的安全性、稳定性至关重要。
    作为保证系统正常长期安全、稳定运行的工作场地,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进行设计、施工,应符合国家标准《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》中有关计算机机房标准要求。
   根据目前机房发展的趋势,整个机房建设分为如下几个部分:
   机房空间划分;
   机房装饰部分;
   机房配电及UPS系统;
   机房精密空调;
   机房防雷及接地系统;
   机房机柜及配套;
   机房预置配线系统;
   机房消防系统;
   机房远程控管;
   机房场地监控;



   机房工程--装饰/配电/消防

金属面夹芯板(复合彩钢板)表面为厚度0.6mm的热熔镀锌钢板,内衬12mm厚可耐福石膏板,钢板表面采用全自动高压静电超高速旋转雾状喷涂技术进行涂装。




   机房工程--场地监控
   作为现代化机房,网络、通讯、远动系统的正常运行十分关键。而这些系统的主要设备都安装在机房内,机房的环境、温湿度、防雷、UPS、供电稳定等是否合格,同时监控机房内的门禁、漏水、视频信号,都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。为了保证这机房环境安全,集中建设场地监控系统,对机房环境进行全面监视和控制,一旦超标,通过本地声光电手段和远程手机短信方式进行报警,便于值班人员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。
   智能化集中管理系统(BMS)-概述
   设计思路
   弱电系统类型多样、接口繁多、自成体系,各自为阵、无法统一调控和管理,通过BMS系统的集成,整合各个相互关联的弱电子系统,实现1+1>2的系统集成合力 。

系统配置
   本系统整合了监控、安防、一卡通、BA、场地监控等系统、实现以上系统的接口通讯融合、交互信息融合、功能软件融合、系统配置一台企业级服务器作为BMS服务器,通过客户端软件实现管理目标。

实现目标
      1、资源共享(实现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及联动处理)
      2、集中监视(实现弱电系统的统一的监视、良好的人机界面)
      3、统一报警(提供总体的报警处理、提高效率、及时处置)
      4、信息处理(提供子系统数据的抽取、挖掘以及分析功能 、提供决策支持)